美国农业部2009年12月31日公布的棉花出口周报显示,2009年12月18-24日美棉出口签约量达到7.9万吨,创本年度以来最高纪录,其中仅中国就进口了2.5万吨,占当周美棉签约出口量的31.6%。据了解,中国的进口主要集中在美棉C/ASM、E/MOTSM及E/MOTM级棉。
自去年12月份以来,不仅高等级美棉的签约和装运形势大幅好转,乌兹别克斯坦、巴西、印度等国家SM、M级棉的签约和装运量也持续增加,中国棉纺织企业和中间商成为最大买家。去年12月底前后,已有湖北、江苏等地的棉纺厂陆续拿到棉花进口配额证,但由于第一轮下发的189.4万吨棉花进口配额中至少有50%以上是加工贸易配额,而12月底1%关税和滑准税下国内外同级别棉花的差价分别只有1000-1200元/吨和300-400元/吨,外棉滑准关税下的价格优势并不大,因此部分手握进口配额的棉纺厂短期内大量进口的愿望不强。目前,急于使用配额通关的主要是在去年10月和11月提前和国际棉商签订合同的涉棉企业,这些企业的棉花即将抵港或已于12月下旬抵港,目前因缺少配额只得将棉花放入保税仓库,导致进口成本增加。
另据了解,2009/10年度美国高等级棉的产量和可供出口量同比明显下降,部分国际棉商为了满足签约订单和套保仓单的需要,纷纷加大了对中高级美棉的采购和运输。同时,一些赴中亚国家采购的国际和国内棉商表示,本年度中亚棉花质量也明显下降,SM级棉的比例下降至20%左右,SLM级的比例则大幅上升,而且马克隆值大多是C2类。
近日,印度棉出口非常“火”,一方面印度国内棉花企业和国际棉商担心印度政府后期会限制棉花出口,在去年11月和12月份“抢出口,抢装运”;另一方面国内部分沿海地区棉纺厂对高等级印度棉比较青睐,印度棉的内在质量(强力、马值、断裂比等)都比较好,部分指标甚至优于新疆棉,缺点是包装差、杂质多、“三丝”多。
据笔者了解,山东、江苏以及福建等地一些主要生产高中低支混纺纱的棉纺厂对印度棉可谓“情有独钟”,印度的皮辊棉在纤维长度、强力以及纺纱损耗上都要强于锯齿棉。不过,近日印度棉的中国主港报价连续大涨(印度棉的涨跌并不完全参照ICE期货,主要根据签约和装运情况而定),与同级别美棉和巴西棉的差价仅1-2美分/磅,性价比的优势不断减弱。据统计,截至2009年12月下旬,印度棉的出口签约量已接近85万吨,占其预期出口总量的80%左右,约有50%以上出口到中国。
新年伊始,国内棉花进口配额市场已“暗流涌动”,一般贸易配额的买卖逐渐升温,一些进口配额不够用或没有拿到配额的用棉企业认为,1%关税下的外棉价格加上购买配额的额外费用后与国内同等级的国内棉花价格基本持平甚至要倒挂。尽管如此,第一批棉花进口配额中除了1%关税配额有一定数量的一般贸易配额外,滑准税配额有70%以上是加工贸易。除此之外,即使政府再增发配额,也会有80-90%是加工贸易。因此,对大部分计划进口外棉的企业而言,后期1%关税配额将是非常稀缺的资源。
来源: 慧聪纺织网
相关资讯
- 时尚产业流通转型升级路怎么走?无锡这场圆桌会议带来实用指南
- 北纬40度再现百强海城新质崛起,数智服尚续写霓裳西柳电商传奇
- 起舞·织梦未来 | 数据看纺织,从限量供应到位居世界之首
- “AI+纺织”在行动|智能革新:AI 重塑纺织服装行业的未来
- 冲锋在前 ,一篇看懂浙江三门县冲锋衣产业集群蝶变之路
- 困难时刻如何破局?纺织机械行业高质量发展论坛讲的都是干货!
- 为兴城,打造更有活力的泳装产业新生态!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强基固本立业,守正创新开局
- 畅通外循环,越南采购团走进中国轻纺城市场
- 数字赋能“智造”升级 我国工业经济稳中向好
- 张国清:扎实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 加大培育力度 财政资金精准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资讯排行
- 数字赋能“智造”升级 我国工业经济稳中向好
- 工信部印发2024年度国家工业节能诊断服务任务,并发布《纺织行业节能诊断服务指南》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强基固本立业,守正创新开局
- 新质科技掀牛仔“绿”潮,行业首创靛蓝回用系统震撼发布
- 2024纺织行业绿色发展劳动竞赛复审结果公示
- 贝斯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桑建中:以匠心成就一份幸福的事业
- 同频国际,2024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纽约)启幕
- 何黎明:深耕产业场景 构建物流与供应链金融服务供给新生态 为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做出应有贡献
- 波兰之旅,开启中波纺织服装合作新篇章
- 北纬40度再现百强海城新质崛起,数智服尚续写霓裳西柳电商传奇
- 向“新”引领 进阶价值高地 ——2024中国时尚大会在海宁盛大举办
- 第八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将于11月在海宁许村举办
- 广州白马:五星级商品交易市场的领跑之道
- 中国已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 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漆颖斌:历久弥新,“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