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的贸易保护还会升级,中国将遭遇更加猛烈的反倾销。”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博士徐奇渊忧心忡忡。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产能过剩问题全面爆发。有专家指出,产能过剩与贸易摩擦之间会形成恶性循环。
日前,中国欧盟商会发布《中国产能过剩研究》报告。报告认为,钢铁、铝、水泥、化工、炼油和风电设备制造六大行业受产能过剩影响最为严重。此外,《报告》还指出了农业相关行业的产能过剩情况,如大豆压榨业的产能为8700万吨/年,但开工率仅为48%。中国欧盟商会认为,中国工业产能过剩加剧了贸易关系的紧张,并扩大了不良贷款的风险。
中国商务部的统计称,今年1–10月,中国已遭受贸易救济调查99起,共涉及116亿美元。而在以往,每年中国受到的贸易救济调查最多也只有40起左右。另外,目前全球正在调查而未实施贸易的救济措施中,也有77项涉及到中国的利益,占比之高,令人瞠目结舌。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指出,产能过剩会引发国际贸易中的保护主义进一步上升,从贸易救济措施的准备时间推算,针对上述产能过剩行业的贸易救济措施可能会大规模出现在2010年下半年。
“产能过剩会加剧贸易摩擦,贸易摩擦反过来也会加剧产能过剩的问题。”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向本报记者指出,这种恶性循环将会造成越来越严峻的状况。
以钢铁业为例,钢铁产能过剩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这一矛盾导致钢铁出口市场竞争激烈,一些钢企为抢订单,不惜压低出口报价,而这恰恰给外国实行贸易保护政策提供了口实,而贸易保护政策又促使国际市场迅速萎缩,产能过剩矛盾更加突出。
弗斯特沙利文公司咨询总监朱四明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要破解这个恶性循环,必须从内外两方面着手。其中,从内部着手解决问题是重点。
朱四明说,以风电设备制造为例,众多企业在有风电资源的地方大肆圈地,新建了大量风电厂,带动了风电设备需求,但其中信息控制系统国内不能提供;另外,缺乏储能设备,使风电不能有效并入电网,这样真正投入使用的风电厂就很少。
因此,中国工业应对产能过剩的对策,首先是练内功––补足关键环节,发展产业链整体解决方案。
朱四明认为,破解恶性循环的同时也要从外部着手,要为中国制造做宣传。最近商务部在海外播出‘中国制造’的形象宣传片,这是一个好的开端,因为很多误会来自于不了解。“我们应在海外大力宣传国家对于这些产业的控制与引导措施,以及中国对这些产业发展的总体设想。”朱四明说。
此外,拓展多元化市场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所长裴长洪表示,面对贸易保护的围追堵截,目前中国的出口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比如,到国外进行投资的企业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我国对新兴市场的贸易总额大幅增长等。
比如,从2009年上半年起,东盟就成为中国第四大出口市场,开启了进出口行业的新时代。但我国出口在中东、东欧、非洲、拉美的市场份额仅为9.2%、3.7%、10.4%、6.9%,增长空间很大,如加上自由贸易区的开辟,扩大外部需求仍然大有可为。
来源: 中国纺织交易网
相关资讯
- 时尚产业流通转型升级路怎么走?无锡这场圆桌会议带来实用指南
- 北纬40度再现百强海城新质崛起,数智服尚续写霓裳西柳电商传奇
- 起舞·织梦未来 | 数据看纺织,从限量供应到位居世界之首
- “AI+纺织”在行动|智能革新:AI 重塑纺织服装行业的未来
- 冲锋在前 ,一篇看懂浙江三门县冲锋衣产业集群蝶变之路
- 困难时刻如何破局?纺织机械行业高质量发展论坛讲的都是干货!
- 为兴城,打造更有活力的泳装产业新生态!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强基固本立业,守正创新开局
- 畅通外循环,越南采购团走进中国轻纺城市场
- 数字赋能“智造”升级 我国工业经济稳中向好
- 张国清:扎实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 加大培育力度 财政资金精准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资讯排行
- 第八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将于11月在海宁许村举办
- 为兴城,打造更有活力的泳装产业新生态!
- 纺织服装企业走出去!极具吸引力的非洲投资目的地——埃及
- 绿色贸易成国际社会关注焦点 中国绿色贸易发展成效明显
- 加大培育力度 财政资金精准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 李强总理在新疆调研,走访昌吉溢达纺织等企业了解情况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以开放开源汇时尚大美,以新质新力开锦绣新篇
- 起舞·织梦未来 | 数据看纺织,从限量供应到位居世界之首
- 江苏互帮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任长邦:互帮互助,打造国产莱赛尔民族品牌
- 数字赋能“智造”升级 我国工业经济稳中向好
- 冲锋在前 ,一篇看懂浙江三门县冲锋衣产业集群蝶变之路
- 工信部印发2024年度国家工业节能诊断服务任务,并发布《纺织行业节能诊断服务指南》
- 新质科技掀牛仔“绿”潮,行业首创靛蓝回用系统震撼发布
- 困难时刻如何破局?纺织机械行业高质量发展论坛讲的都是干货!
- 李强对做好地方金融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